丁远:企业要找到商业利润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
杭州网讯12月18日-20日,2020网易未来大会在杭州盛大举行。大会以“洞觉 未见”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最强大脑,期盼以远见超越未见,去寻找打开未来的钥匙。
大会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法国凯辉会计学教席教授丁远在主题演讲时表示,今年疫情情况下,整个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GDP保持正增长的。在下一波反弹当中,根据IMF预测,中国估计明年会达到8%左右的实际GDP反弹,到2022年也会有接近5%的水平。
丁远认为,未来3年,除了保持较快的增长之外,中国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当中的份额会大大提升,因为其他国家到了2022年,平均来说都没有或者刚刚回到2019年的水平。如果把这三年中国整个增长加起来的话,中国的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会增加15%。
此外,丁远指出,疫情前,在全球的技术运用和数字经济转型方面,中国都是领先起跑的。不管是移动支付,包括网络和互联网的销售,到电子营销,到最近的直播、线上线下结合等等,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而疫情以后,全球都加速了数字经济的转型,中国应该在这个赛道上,充分释放新基建所带来的经济潜力,持续创新,走得快,也要走得稳。
谈到技术革新和企业运用的时候,丁远表示,严格地讲,从企业的管理研究来说,如果解剖开来,抛掉所有技术层面的问题,不外乎是三个问题。通过发展新技术,或依托新技术的商业模式(场景的创造和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第一是降低成本,比如说5G应用场景下实现零库存,就大大降低了运营资本的成本;第二是提高效率;第三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性,比如在掌握了大数据后,借贷方的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借款金额可以从原来一千万,一个亿以上,降低到十块钱、甚至一块钱。
对于利用技术革新降本增效,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但是“应用新技术的企业会得到很多的追捧,特别要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面有一些是真正的颠覆者,有一些是假的颠覆者”,丁远强调。
因此,丁远认为,对一个企业进行全方位考量的时候,不仅仅要聚焦企业本身,创业者自身,也要对投资者、对被投企业进行考量,对供应链上或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进行考量,甚至涉及到社会公众舆论对企业的考量,从而全方位了解企业对整个周围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所做带来的是共赢还是生态破坏。
“所谓的‘创新’当中,由于基础设施和技术革命,对生产、制造环节带来一些变革性的东西,但是究竟改变了什么,究竟带来了什么?除了企业自身的利润增长之外,我们还应当从市场需求的实现、市场标准的建立,传统意义或者现代新的商业价值观下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从合规、法律及监管层面做全方位的权衡”,丁远说。
最后,丁远总结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多要考虑社会责任,这个社会责任并不应该狭义理解为扶贫、救灾、保护环境、或等企业成功以后再反哺社会,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责任,是在商业模式当中能够找到一个商业利润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
以下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法国凯辉会计学教席教授丁远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非常荣幸,受到网易的邀请,参加这次的未来大会。
我也给大家带来一些我的分享,今天这个会上,我看了一下参加的嘉宾,我跟樊纲教授是比较另类的,因为我们既不是搞技术的,也不是做企业的,他是经济学家,我算是中欧国际工商院的掌门人之一。我们中欧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高管培养最多、规模最大的学校,我们是近距离对商业实践活动的观察者,也是总结者。我们从这个角度,今天下午给大家带来一些我的分享。
结合上午樊教授谈到的一些问题,他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看哪些是该怎么落实,落实当中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
第一张幻灯片,樊教授只提到了中国,可能达到今年GDP 2%的增长速度。我这边展示的是全世界的情况,在过去2013-2019年,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快增长的经济体,每年差不多达到平均6.8%的GDP增长,同时印度差不多是同样的速度。而当时全球的平均水平只有3.3%。
今年疫情情况下,整个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经济体。在下一波反弹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到了2021年和2022年,IMF预测,中国估计明年会达到8%左右的GDP反弹,而2022年也会有接近5%的水平。
这两个数字其实和另外一个经济体——印度,比较接近。但是印度今年的衰退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根据IMF数据的话,接近10%左右的经济下滑。
一个非常简单的总结:
1.此消彼涨。未来3年,中国经济体会继续比较快速度的正增长。
2.中国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当中的份额会大大提升,因为其他国家到了2022年,平均来说都没有回到2019年的水平。如果把这三年中国整个增长加起来的话,中国的经济会多出来15%左右的份额。大家可以看到差异会非常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首先关注一下国际上的问题,现在大家现在谈国际未来面临什么情况,随着疫苗的推出,大家预计明年以后,全球经济会逐渐走入正常化。在正常化的情况下,今天樊教授讲了很多,中国在世界上一枝独秀出口的行情,可能会进一步弱化,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带来的进口需求增长。所以,明年中国整个贸易顺差就没有那么大。
在恢复当中,全球流动性的注入过多,造成现在大家很担心,特别是欧洲会不会陷入日本高负债,国家负债加上低增长、低通胀的状况,将出现经济“僵尸化”的风险。
在这个背后,中国有一定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由于疫情控制得好,在整个复苏当中有优势;还有一个优势,在疫情开始前,中国就被认定为是全球消费经济未来10年最完美的“故事”,这个故事将继续持续。
这个持续的过程当中,给中国现在新提出来的“双循环”带来很大的动力。一方面是海外经济刺激下的需求,会继续有延续,对出口的经济带动。
内循环,由于中国的消费和体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可支配收入的水平,造成中国消费市场现在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我们谈了很多,中国要把这盘棋盘活,早上的时候樊纲教授提到了一些忧虑。我们刚才也谈到,中国最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我们怎么样能够创造更好的需求,来完善“软环境”(治理)的建设。
另外一块是持续创新。有新基建基本设施的这块;更重要的一块是创新环境,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等等方面的问题。
最近的统计发现,中国的研发投入这几年非常猛,现在在亚洲仅次于韩国的研发投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如果继续保持对研发的投入,对未来来说,以新基建作为我们标志性的项目,就是怎么样把这个事情做好。
早上欧阳院士谈到对太空的探索,本身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和企业的利润,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但是这些对基础科研的投入,会爆炸性地产生溢出效应,对中国的工业和基础研究等方面,会带来强劲的发展机会。
现在回到中国来看,在目前恢复经济活力的过程当中,一些核心的,前面几位专家提到了“新型基础建设”里面包括信息基础、融合基础、创新基础等等,这些目的就是为了做到三块,跟早上樊纲教授提到的,怎么样面向这些产业,最终怎么样能够把中国产业链内部的需求激活,而且拉动有效的投资,这个是很重要的。
刚才这些专家们已经提的很多了,我不打算再具体展开讲。其实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今天听到很多医疗,最近讨论很多,关于金融科技、交通也谈了很多,工业、农业、民生等等,这方面都会带来很多的机会。
我作为一个商学院的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观察者,对商业活动我个人有一些想法,就是技术创新、革新和创新创业的企业,究竟怎么样去衡量?怎么样判断它对社会带来的是正面的支持?
大家可以看到一点,疫情前,在全球的技术运用和数字经济转型方面,中国都是领先起跑的。不管是移动支付,包括网络和互联网的销售,到电子营销,到最近的直播、线上线下结合等等,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而疫情以后,全球都加速了数字经济的转型,中国应该在这个赛道上,充分释放新基建所带来的经济潜力,持续创新,走得快,也要走得稳。
我们最近和欧洲几个大的机构搞了线上论坛,中欧很多校友、企业家和教授,在和欧方一些专家讨论当中,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中国目前形成了非常强的数字经济的创新模式,其实对欧洲未来的企业,包括对美国的企业,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谈到技术革新和企业运用的时候,严格地讲,从企业的研究来说,如果解剖开来,抛掉所有刚才专家们提到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来说,对我们研究管理的人来说,不外乎是三个问题。通过发展新技术,或依托新技术的商业模式(场景的创造和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第一是降低成本,比如说5G应用场景下实现零库存,就大大降低了运营资本的成本;第二是提高效率;第三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性,比如在掌握了大数据后,借贷方的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借款金额可以从原来一千万,一个亿以上,降低到十块钱、甚至一块钱。
这里面会带来很多对于一些企业的追捧,其实这块大家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是真正的颠覆者,有一些是假的颠覆者。
德国出了一个非常大的丑闻,一家公司叫Wirecard,它是欧洲最大的电子商务、数字金融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市值最高的时候,甚至超过240亿欧元,而且在2018年9月份的时候,替代了德意志商业银行,变成了德国DAX30指数的成分股,大家知道DAX30相当于中国的上证500,代表了德国最大最强的一些企业,它是唯一一家代表新经济的企业,没想到这么一家企业居然在今年的时候曝出巨大的丑闻,账面上有19亿欧元的现金被确定为不存在,最后公司出现倒闭,现在正在做法律追查。这家企业在欧洲贴上了行业颠覆者和科技创新的“帽子”,业务覆盖全世界,最后出问题是在印度和菲律宾爆发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商学院,我今天早上谈到了“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问题。我们对于一个企业进行全方位考量的时候,这个考量不光从企业自己,创业者对自身的考量,也要通过对投资者、对被投企业的考量。或者像网易这种媒体宣传单位,社会公众舆论对企业的考量,我们要全方位了解企业对整个外围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做全面的平衡。
所谓的“创新”当中,由于基础设施和技术革命,对生产、制造环节带来一些变革性的东西,但是究竟改变了什么,究竟带来了什么?除了企业自身的利润增长之外,我们还应当从市场需求的实现、市场标准的建立,传统意义或者现代新的商业价值观下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从合规、法律及监管层面做全方位的权衡。
现在讲得比较空,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技术的变革推动者,我们有很多突破性的技术,我不花很多精力讲。这些东西带来的,首先要通过一个商业模式的分析,这个是商学院经常讲的,叫“案例分析”的思维方式,把场景引入行业会带来什么变化,变化是降低了成本、还是增加了效率,还是降低了其他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我们可以做出一个相对比较规范化的评估。
这个评估当中,可以从企业发展的愿景再做一个评估。比如说它是否带来了整个交易环境更安全,是不是变得更智能了,生命是不是更可贵了,环境是不是变得更美好了等等。这些东西其实在我们对目前很多商业的研究当中,发现答案不一定。
一提到创业者,创业者要去创业,我是不是应该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这个事很好。但是有些情况下,给投资者或者创业者太多想象空间的事情,不外乎就是杠杆放大的问题。这种东西是没有非常强的持续性。
目前让我非常担忧的,我发现很多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一窝蜂”的盲从投资方式,很多商业模式背后大家去拨一拨,其实都是让社会承担刚性兑付,而自己享受可变收益的一种杠杆放大的商业模式。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安全,而是一种技术创新掩盖下的放杠杆。
我觉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我们更多要考虑社会责任,这个社会责任并不应该狭义理解为扶贫、救灾、环境保护、反哺社会,这谢都是很重要的。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企业责任,是在商业模式当中能够找到一个商业利润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这个当中,能不能保持我们说的利益共同体之间的长期共赢的关系。
我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20网易未来大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网易公司联合主办,杭州市商务局、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北京网易传媒有限公司以及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移动总冠名。大会将进行三天的头脑风暴、涵盖了预见未来、新基建、人工智能、区块链、潮商业、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论坛。
来源:杭州网